评论内容 (127
发表时间
操作
#33楼:没有大图没有说服力。一个是机内自带AI后期的,一个是简单降噪直出的,照片处理的手段都不一样。华为P20 Pro并不是强在硬件上,而是强在AI后期方面,也是这台手机拍照方面的很大一部分价值所在,试想买手机送个智能后期师,想想也是值了。
1英寸卡片机、APS-C画幅单反或者微单,对比手机,其价值所在是可以使用RAW格式记录下最丰富的细节,最大程度还原场景,为后期提供广阔的空间,没有经过后期的照片跟P20 Pro相比当然会有些黯然失色。相机直出JPG自带的各种效果也都是其附加价值,但没有华为这般智能。
但话说回来,相机拍摄的照片简单后期一下,压个高光,提个阴影,拉个对比度什么的,或者直接套个预设,出来的效果也是很棒的。
2018-05-01 09:38
#12楼:这好像是AMD历史上首次在工艺制程指标上超越Intel。90年代以前的我并没什么了解,不好说,至少从我接触DIY一来,从AMD的单核速龙2500 (巴顿内核)一直到现在。不单单是指制程工艺指标上的12nm领先Intel 的14nm,功耗表现上也是不虚Intel。不过Intel的14nm经过4代的发展,已经能够把频率推上单核4.7Ghz的水准了,超频能力也是强于AMD的。
2018-04-19 23:34
#49楼:看来相机测光系统很重要啊,iPhone无疑在影像处理器方面更给力,相当于自带各种智能预设的修图,不仅在不放大的情况下看起来效果很好,我觉得放大一些也是可以的。但是,但是,但是,看样片中很多都是白平衡不当、欠曝之类的,而智能手机只要在测光上偏向于过曝一点点,让画面看起来通透白皙,就已经赢了,相当于某种程度上的障眼法了。当然,微单只要稍加一点曝光补偿或者改变一下白平衡,相信效果也不会差的。在连续追焦抓拍方面,又有谁能很自信的说,iPhone秒杀某某微单/单反??手机连拍都难拍到。
2018-04-10 23:29
引用 #6楼 qz29757564:索蔡其实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。例如我手上的16-35 F4 ZA,我买它的时候是2015年10月。那会还没GM系列,F2.8的更坑(而且16-35要2.8来干什么?),也就6400不到(隔壁尼康基本同价,佳能差价也没像这黑文里说得那样那么悬殊)。事实上,佳能除了超长焦优势比较明显(选择相对多)外,其他的都不占优势(全画幅下)。
#25楼:索尼蔡司里面16-35Z是个良心头,对比CN同规格体积最小,价格平平过吧。素质上16mm超广角畸变非常小,暗角不明显,很锐。过了24mm后边缘锐度下降蛮多的。
16-35GM坑,是16-35Z的2倍多,要拍星空干嘛不用这个差价买个赤道仪。70-200GM也是天价,100-400GM也比佳能同款贵出50% 。G镜头主打中端,在画质体积价格上平衡,就是最新的24-105G太坑,要价9999。12-24G是个亮点,体积重量最小,素质不输佳能、适马,价格和适马相当,比佳能便宜几大千。70-300G,素质虽好,价格也是贵。90G素质爆表,价格与CN相仿。
85 1.8还不错,非常锐,对焦也很流畅、精准,紫边比尼康85G好太多,但价格也是要贵出1K多,还算能接受。24-240也是独一无二的规格,素质、价格算是合理。28 f2的价格相对其素质,稍高了,但也能接受。50 1.8,不想说,转接个痰盂画质也不相上下吧,就是对焦差点。
2017-12-07 00:41
引用 #30楼 qz29757564:回复26楼(世界和平/:>):你才误人子弟,没点常识!你看看佳能尼康索尼的单反相机光学取景器拖动会有残影??除非你眼睛坏掉了,不然不可能在光学取景器上面有残影!!你再去看看a7全系列的电子取景器,稍微暗一点就卡的一笔,无论取景器还是显示屏都卡爆了
#33楼:光学取景器确实不会有残影,但看不看得清楚就难说了。A7全系列的电子取景器肯定不是稍微暗一点就卡得一笔,要很暗才会卡得一笔。只要开了灯,能看清楚就能顺利取景拍照,延迟也不至于不可接受,会感觉有点点延迟,使用影响不大。连拍时取景卡得一笔确实是个问题,只能花大价钱买新款的A6300/6500,A9,A7R3,它们的连拍才是流畅的。再者,昏暗光线下,看都看不清楚的话,还拍什么照片啊。
2017-12-07 00:20
引用 #14楼 qz29757564:除了在弱光下让人菊花一紧的白平衡,其他的倒没什么问题。弱光取景帧率低一点,但弱光下一般不涉及到抓拍(快门这么慢根本没法抓拍),所以真正使用的时候不会造成困扰。对焦没问题,小编纯粹没事找事,找一个视频的快速移位对焦,反正我的单反在这种情况下是直接罢工,我也基本手动对焦。拍照时的对焦没有问题,很快。
#32楼:视频对焦要的就是平滑,用A7M2的时候没觉得什么不好用,16-35跟婚礼基本不用担心追焦,85定焦拍视频追焦就有点难跟得上人物移动,特别是画面中很多张脸的时候容易对准你不想对的那张脸。
2017-12-07 00:07
引用 #22楼 qz29757564:我只记得当年双11大降价在官方天猫拍过一台,但就是不发货,后来退了,现在想起还真是庆幸
#4089楼:不考虑价格都是耍流氓的啦。5000块能买到一全画幅传感器还想怎样,对吧,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完善。5000块要想体验好点就买台APS-C中端单反,连拍、对焦、取景器、手感、续航、重量都杠杠的,可画质差了一个数量级。6D或者D610再少也要七八千,一分钱一分货。索尼微单的EVF刷新率和对焦系统也不是没有强的机型,A9,A6500,A7R3,只不过价钱很贵。
2017-12-07 00:01
引用 #6楼 qz29757564:写在锤子T2发布前 老罗这次被谁打脸???
#3205楼:@作者"知了":放大倍率和视野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东西。五面镜取景器的放大倍率较小,就如同画面中左侧那样,取景器显示大小整整小了一圈,若把取景器比作一块显示屏,低放大倍率的相机的显示屏就小,高放大倍率的就大。目前放大倍率最大的相机应该是A7RM2的0.78倍。右边的80D明显大了一圈,看起来舒服多了。这就是放大倍率的差别。而视野率,则是看得到的内容上的差别,95%和100%其实差距很小的。就是边边能看得到的内容稍稍多一点点,并不起眼,但对于构图严谨的摄影师来说会稍有影响。
2017-05-21 10:29
引用 #77楼 qz29757564:105上APSC等效后焦距太长,85基本就是一般用的极限了。
60的焦距等效90,焦外主要问题是光圈小。你要想要焦外,没换算可以用更长的焦距。要么就去买 1.4 光圈的头,用更大的光圈做补偿。所以我推荐腾龙60/2,毕竟是 f2 。比2.8焦外好些。别忘了焦距的换算也要换算光圈,60/2 换算后也就90/3了。毕竟为了同样的构图,你被迫拉远拍摄目标,离镜头远的对焦点,焦外效果也会降低的。
#98楼:光圈直f等于焦距比上光圈直径,单位都是mm。焦距的换算只是等效焦距而已,镜头的物理焦距还是60mm,光圈的最大直径也不可能缩水,所以最大光圈还是f2,不会变成90mm f3。镜头的物理属性不会因为用FX机身还是DX机身而改变的
2014-10-23 15:25
#116楼:手机的相机程序偶尔崩溃的说
2014-08-20 15:13
引用 #128楼 qz29757564:应该是用相同的等效焦距镜头下测试,如d610用50mm 1.8,d7100用35mm 1.8同一位置拍同一场景,这样就是全画幅景深浅了
#191楼:焦距长的,当然景深浅。
2014-08-09 15:59
引用 #167楼 qz29757564:完全违反物理学了。作为例子为何不在同等距离,同等视角上测试。比如说apsc的24mm镜头换算成全副35mm镜头.然后用同样光圈和距离去拍摄,这样才有对比价值。
#190楼:这样的结果一目了然,全幅的35mm>APS-C的24mm,视角相同的情况下,全幅的35mm景深更浅。
2014-08-09 15:56
正在加载中...
暂无内容...
暂无内容...
暂无内容...
暂无内容...